經過這一改變,不難看出,以前馬路上常見的各種垃圾都已消失匿跡,取而代之的是壓縮車、密閉運輸車;清掃的大掃帚、保潔的小推車也變成了現代化的電動撿拾車、鼓風機、高壓水洗掃路車等專業化、機械化保潔設施;撒漏的垃圾、飄浮的塑料袋不見了,路面變得更干凈了……這一切,都歸于黃驊市環衛部門推行的環衛作業市場化改革。
改革新舉:“保潔不利”逼政府“想新招”
“曾經,黃驊城區的環衛保潔工作主要依靠傳統的人力,全市只有4輛道路清掃車,機械化清掃率只有18%。”黃驊市環衛局副局長張寶榮說。以前在黃驊城區,主干道保潔由環衛部門負責,小街小巷由辦事處負責,城中村由黃驊鎮管理,各單位、有物業的小區垃圾自行清運,清運以拖拉機為主,拋揚撒漏、二次污染嚴重……
面對這種現象,今年初,黃驊市決定啟動市場化改革,采取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形式,將城區環衛作業分為道路清掃保潔、垃圾清運、公廁管理維護三項內容五個標段,在嚴格控制成本、嚴格準入門檻的基礎上,全部面向社會公開招標。
4月1日,作為試點,生活垃圾集中清運先期走進市場,中標企業山東康潔環衛工程有限公司一次性投資500萬元,購置標準垃圾桶2000余個,配置垃圾壓縮車10輛、高壓沖洗車1輛,對生活垃圾統一清運,日產日清。同時,取消地上垃圾箱35個、地坑式垃圾收集點71座,原來落后的垃圾集運設施設備全部淘汰,清運過程中的拋揚撒漏現象全然絕跡。
乘勢而上:加大投入力度
在試點的基礎上,6月1日,黃驊市環衛全面進入市場化運作,各中標公司如期進入工作狀態。一排排干凈整齊的塑料垃圾桶、一輛輛嶄新的作業車輛,沒有了污水橫流、臭味熏天、飄浮物亂飛,多了一分干凈與整潔。半個多月來的實踐,證明了此次保潔工作改革的正確性。
“據統計,市場化運作后,在政府沒有多花一分錢的前提下,企業在環衛設施的一次性投入相當于過去5年的總和,環衛設施設備實現徹底更新換代,城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70%以上。”黃驊市環衛局副局長林浩介紹說,隨著機械化作業率的提升,環衛工人的年齡結構也在優化。“過去環衛工人中年齡最大的78歲,平均年齡66歲,現在平均年齡已經降到了59歲。”
58歲的環衛工人蔡德志告訴記者:“現在,我們都屬于環衛公司管理了,活兒比以前輕松了不少,而且掙的是績效工資,掃不干凈要扣錢,掃得干凈了有獎金,所以大家都鉚足了勁干。”
轉變身份:環衛部門專心做好監督工作
傳統的環衛體制下,環衛局既承擔著管理職能,又承擔著具體環衛業務,還要負責陳舊設施設備的更新、維護,在工作實施的過程中未免有些問題,而隨著市場化運作的開展,環衛作業徹底交給了市場,在實現公共財政投入效益最大化的同時,實現了“政企分開、管干分離”。
“市場化運作,把‘掃帚’交給了市場,從既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的雙重角色中擺脫出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監督與檢查上,專心做好‘裁判員’。”黃驊市環衛局局長張冠峰說。來源:搜狐焦點網
版權所有 ?建筑物清潔委員會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三里河路 | 郵政編碼:100037
電話:010-88360325 傳真:010-68317079
郵件:jianshebao@sina.com.cn 網站:http://www.hntqyb.com
京ICP備13014717號-2 京公安網備:11010602004581
微信公眾訂閱號
微信公眾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