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夜里,清洗工人把類似小坦克的探測機器人放入飯店的排風管道
強制清洗令下業務量驟增40家公司難“招架”下周網上“招兵”———
本報記者報道 有關部門近日發布的全市中央空調強制“清洗令”,讓本市的空調清洗市場火爆了起來。上萬家賓館、飯店等有關單位開始按照全市的部署給自家的中央空調來一次大掃除,可是目前本市只有40家正規的空調清洗公司,大有難以“招架”之勢。以前青黃不接的清洗公司現在忙得接不過活兒來,多年庫存的“清洗機器人”也被搶購一空。
■四種機器人齊上陣
設備公司生意火
昨天,西藏大廈也開始了清洗,在現場,工人們拉來了一卡車各式各樣的機器人。有探測機器人,其主要任務是探察通風管道內部積塵情況;有刷子機器人,用于水平管道清掃;有吹掃機器人,它們的工作是將附著在管道壁上的污物清除下來;有吸塵機器人,它們的職責是將管道內的灰塵、污物收集起來。
這些能鉆進又黑又臟的通風管道內掃土吸塵的機器人雖然價值十幾萬元,但看上去更像是兒童玩具車,有履帶式轱轆,身上帶有接口。需要它探測管道內灰塵厚度時,工人就給它裝上小掃帚和小簸箕,需要它清掃塵土時,工人就給它裝上一只大刷子,工人在管道外面遙控作業。
在現場,一家清洗公司的黃姓經理告訴記者,目前清洗公司的業務量驟增,直接帶火了其上游產業———清洗設備的生產公司,由于都要用到清洗機器人,所以這些設備公司銷量大增,“很多設備生產公司把以前的庫存銷售一空,甚至演示樣機都被買走了”。
■正規清洗公司太少
衛生局擬網上“招兵買馬”
前不久政府連續出臺了一系列中央空調清洗的法律法規,已經低迷了兩年的空調清洗市場火爆異常,“我們現在的清洗訂單特多,活兒多得做不過來”。而在政策出臺前可不是這樣的,北京市聯合深藍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松還記得,在2005年自己和一家五星級酒店談業務整整用了一年的時間。他說:“現在上來就定價錢、開工時間,對方也特痛快。”
北京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監督一隊隊長高文新昨天告訴記者,《公共場所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衛生管理規范》北京地方標準出臺以后,他們已經接到很多咨詢電話,都是要開空調清洗公司的,可見目前清洗市場需求很大。但本市目前只有專業空調清洗公司40家,“要在10個月內將本市1萬臺中央空調清洗一遍,數量上肯定遠遠不夠”。
據高隊長透露:“從下周開始,空調清洗公司申請單位可以在網上報名。”按照最新標準,空調清洗公司注冊資金至少要100萬元,擁有清掃機器人4臺、清掃工人20人以上、電工等專業技術人員2人以上。市衛監所擬對清洗公司的清洗能力、效果進行模擬考試,考試通過才能開業。高隊長說:“我們將設計一個模擬現場,有各式各樣的通風管道,清洗過程有時間限制,最后考核其清洗質量。”同時,還要對清洗單位的技術工人進行30分鐘的問卷考試,主要考試內容是相關法律法規、空調衛生標準、個人防護常識、預防二次污染知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