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金融海嘯對實體經濟嚴峻影響越來越明顯的大背景下,日前中央出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條措施,這對面臨重重困難的中國石材業是個發展的契機。在中國石材重鎮——南安市水頭鎮,一場石材界最高級別的政府、協會與企業三方對話頗為引人關注。對話三方形成一種共識:石材業迎來“寒冬”,調整市場戰略與改造升級已迫在眉睫。
效益下滑趨勢呈現
2008年1—8月,全國石材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294.38億元,同比增長29.2%%,增幅比去年同期下滑了2.2個百分點;全國石材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利潤57.95億元,同比增長32.96,銷售收入利潤率比去年同期低0.27個百分點,降低了3.87%%。中國石材工業協會會長鄒傳勝說:“建材聯合會信息部提供的上述兩組數字,表明石材產業效益下滑趨勢呈現,企業經營壓力增大。”
中國是國際石材貿易主要大國。今年1—8月,我國石材出口額增幅僅17.4%%,扣除人民幣升值因素,出口增幅已快跌到一位數,是近年所沒有的。
此外,據福建省石材協會提供的資料,石材業大省福建省的石材業規模以上企業2008年1—8月實現利潤同比下降了8.53%%,出現多年來沒有的情況。業界紛紛認為:中國石材業迎來“寒冬”,面臨嚴峻的挑戰,應對危機已迫不及待。
國內國際市場大有可為
把脈當前形勢,中國石材工業協會會長鄒傳勝認為,石材行業必須特別注意研究國內外石材市場的變化,正確處理好國際各個區域市場之間、國內各區域市場之間和投資與消費市場之間的關系,實施多元化的市場戰略。
專家認為,高油價時代,使資金大量向資源豐富尤其是石油豐富的國家集中。據媒體報道,石油王國沙特阿拉伯將在九個領域投資6230億美元實施“知識經濟城”計劃。中國石材工業協會提供的數字顯示:我國對俄羅斯的石材出口量2007年比前一年增長58.6%%;對阿聯酋、沙特阿拉伯、卡塔爾三個產油國的石材出口值達7081.6萬美元,超過對俄羅斯的出口值。不經意間,阿聯酋、沙特阿拉伯等中東國家及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已經成為世界石材的新興市場。
因此,中國石材工業學會提醒,業內人士應該在繼續關注日、美、韓、歐盟等傳統市場的同時,大力開拓新興市場國家的石材市場,國際市場戰略調整大有可為。
從國內市場來看,環渤海經濟區的開發、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等經濟發展大局及國家大項目的啟動帶來市場格局變化。記者從福建省石材協會獲悉,近幾年南安不少石材企業已先人一步,轉戰天津、四川等地,并形成一定的氣候。在湖北部分地區,福建的石材企業攬了一系列重要的市政工程項目。“每年做上上百萬平方米的石材,量相當大。”
調整國際國內兩大市場戰略,最近成為石材業界一種共識。
技術升級練好內功
除了市場策略調整外,在應對“寒流”上,技術升級練好內功也是順利突圍的重要一環。
增值稅轉型改革,對困難重重的中國石材業來說,是一大利好。雖然,銷售市場疲態凸顯,但中國石材業界信心依然十足。記者從中國石材工業協會了解到,今年1—8月規模以上石材企業固定資產完成137億元投資,實現增幅30.7%%。企業的技術改造突出地擺在業主面前,石材業必須從作坊式向現代石材業轉變。來自全國各地的石材界人士紛紛表示,在增值稅轉型改革、人民幣升值等諸多因素作用下,購買先進機器,企業技術改造升級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南安市長陳榮法說:“面對考驗的最關鍵,是要科技興石。”他認為占據國內石材業半壁江山的南安,極有必要在進一步鼓勵企業引進技術和關鍵設備的同時,著力加強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配套開發,提升石材產業的現代化裝備水平。
在個體技術改造升級的同時,行業聯合重組這個命題也被石材業界廣泛認同。中國石材工業協會分析認為,相比規模以上石材企業效益下滑,數量更大的年銷售量500萬元以下的企業遭遇更為困難。正是受虧損企業的拖累,福建省石材業才出現利潤負增長。“這給行業聯合重組提供了機遇。”中國石材工業協會會長鄒傳勝說。
“在某個利益相關點上真正聯合起來,整體強強聯合。”國內石材巨頭環球石材集團總裁朱新勝提出,生存是第一要義,面對困境,石材行業要形成一股合力,應該探討企業之間形成聯盟。 (記者邱和軍)
版權所有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設行業分會建筑物清潔委員會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三里河路9號建設部郵政編碼:100037
電話:010-88360325 傳真:010-68317079
郵件:jianshebao@sina.com.cn 網站:http://www.hntqyb.com
京ICP備13014717號-2 京公安網備:11010602004581
微信公眾訂閱號
微信公眾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