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工人張紅霞在清洗道路油污。 上游新聞記者 許恢毅 攝
在江北區觀音橋街道的環衛工隊伍中,49歲的張紅霞是出了名的“能干又好心。”
她在工作中總結經驗,發明清潔道路的妙招,提高了大家清掃工作的效率;她也不怕受委屈,善于解決大家在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她還樂于助人,默默地幫助困難同事……
對張紅霞來說,環衛工不僅是一份工作,更是自己最喜歡做的事。
在本次“發現重慶之美——最美環衛工暨城市治理創新范例”調查推選活動中,她是“最美環衛工”候選者。
發明清潔妙招 輕松清理道路污漬
張紅霞對環衛工這份職業的喜愛,早在20多年前就已經開始萌芽了。當時,她跟隨丈夫到了廣州一家工廠打工。因為不喜歡在工廠封閉的環境里工作,她沒干多久就離開了工廠,應聘成為一名環衛工。
4年前,張紅霞跟隨丈夫回到重慶潼南老家。夫妻倆原本商量好了一起在老家的工地找活干。但是張紅霞思來想去還是想做環衛工,最后獨自一人來到重慶主城。
“最開始家人還是有點反對,但是看我在這里做得這么開心,很快就理解我了。”張紅霞說,觀音橋街道轄區有很多繁華路段,人多車多。環衛工作雖然辛苦,但是她樂在其中。
在同事眼中,張紅霞工作起來不僅不怕臟不怕累,而且還是個“有心人”。她善于總結工作經驗,對于環衛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她總是可以想辦法解決。
4年來,張紅霞發明了不少清潔妙招。比如,水泥罐車滴漏在路面產生的污漬,以前用燒堿沖洗既傷害了路面,效果又不明顯。張紅霞反復研究,調配出一種涂料,將涂料涂抹在污漬上,可以輕松讓路面恢復原貌。
張紅霞還發明了清洗道路油污的“兩步法”。第一步用燒堿溶液搭配掃把去除油污;第二步用拖把清理,輕輕松松就把道路油污清洗干凈。
主動先說“對不起” 用真心化解矛盾
張紅霞工作認真,也得到了不少社區居民和沿街商鋪經營戶的稱贊。她不怕受委屈,每次遇到矛盾時,總是主動先道歉,用真心將矛盾化解。
“有時,其實并不是我們的錯,但是說一句對不起又不吃虧,而且還能幫別人消消氣。”張紅霞笑著說,有時候說完“對不起”,對方自己都不好意思再吵了。
觀音橋街道有不少老舊小區,有的小區環境出現問題,部分小區居民就認為這是環衛工人工作不到位,把不滿都發泄到了環衛工人身上。
“雖然他們不滿意的那個地方,并不是我們環衛工人工作的區域,但我們還是主動去給居民們道了歉。”張紅霞說,道歉之后,她和同事又把小區出現環境問題的地方清潔了一遍。后來,居民得知錯怪了環衛工人后,都紛紛給張紅霞點贊。
當遇到商鋪經營戶亂扔垃圾時,張紅霞會主動對經營戶說:“對不起,是我們沒有來得及掃。”經營戶聽完后,不僅紅了臉,而且再也不亂扔了。
自掏腰包買魚買肉 默默幫助困難同事
“‘霞姐’是個大好人,我要給她點一百個贊。”環衛工人冉啟秀說,張紅霞參評“最美環衛工人”,自己會和同事們一起為她點贊。
今年春節,張紅霞主動放棄回家過年,堅守在工作崗位。她得知冉啟秀因女兒生病,家里經濟困難后,自掏腰包買魚買肉,還買了很多年貨,送到冉啟秀家中。
從那以后,張紅霞就經常提著東西往冉啟秀家里送。“買菜買多了,吃不完,給你送點來。”張紅霞每次都這樣說。冉啟秀知道她的心意,也感激她雪中送炭。
還有一次,張紅霞得知同事因為家中變故,急需用錢。張紅霞沒有多想,主動拿出存了多年的2萬元積蓄借給同事。當時就有人提醒張紅霞,2萬元有可能“打水漂”,但是張紅霞從來沒有后悔自己的選擇。
事實沒有讓張紅霞失望。不到半年,同事就歸還了2萬元。
“因為喜歡這份工作,所以我把這里當成了自己家。”張紅霞說,她把自己清掃保潔的地方當成自己家一樣在愛護,一起工作的同事,都是她的家人。
版權所有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建設行業分會建筑物清潔委員會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三里河路9號建設部郵政編碼:100037
電話:010-88360325 傳真:010-68317079
郵件:jianshebao@sina.com.cn 網站:http://www.hntqyb.com
京ICP備13014717號-2 京公安網備:11010602004581
微信公眾訂閱號
微信公眾服務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