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衛生局發布最新消息稱,北京市內的三級醫院將實行統一的衛生間標準,醫院衛生間環境臟亂、異味難聞的現狀將得到改觀。
具體規定包括:醫院根據患者就診量配置衛生間,配備足量保潔人員并統一著裝,規范保潔用具的清洗消毒和位置擺放,確保醫院衛生間得到及時清掃和消毒,水龍頭宜使用感應式水龍頭。此外,最讓人感到溫馨的一點是配備洗手液,鼓勵有條件的醫院提供干手紙巾。
就北京的各大醫院來看,可以說是到了人滿為患的程度,無論是哪家醫院,清晨的排隊人數都可以數以千計。到了就診的時間更是達到了頂峰,每個人在醫院的停留時間少則1小時,多則數小時,難免產生如廁問題。絕大多數去過醫院衛生間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地面濕滑、尿跡遍地、洗手池內污垢不堪,可謂是臟亂差到了極點,難怪有人戲稱,在醫院如廁,不用看標識,聞著味就能找到。
這種衛生條件和醫院氣派的大樓和寬敞明亮的門診大廳顯然是明顯的對比,尤其是三級醫院,從外觀看各個都“高達氣派”,而真正的軟件服務的確需要改進。
相較于醫院來說,北京各個火車站的衛生間就明顯得到了改善。幾年前,火車站的衛生間少之又少,去衛生間不僅要排隊,還要交5毛錢的如廁費,臟亂差更是“家常便飯”。然而如今,這一狀況已不復存在,就北京西站來看,廁所不收費了,數量增加了,寬敞明亮了,甚至還能聞到淡淡的清香味。筆者在想,醫院和火車站一樣,都是人流密集的場所,火車站能做到的醫院同樣可以。
都說一個衛生間能反映出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那么對于醫院來說更是如此,在這方面,一些國家的做法就很值得我們學習。如巴西醫院會為行動困難的患者在衛生間配備專護士;加拿大的衛生間清潔人員都經過專門的培訓,每小時都會進行徹底的清潔消毒;美國的醫院則在衛生間張貼溫馨的提示,例如怎樣看糖尿病人的血糖數值、怎樣自測血壓等。
對患者來說,重要的不是氣派的外科大樓,也不是寬敞的門診大廳,而是讓人倍感溫馨的人文關懷,讓他們在忍受病痛折磨的同時能夠體味醫院所給予的種種便利。就此次衛生部制定的標準來看,我們的這一愿望有望達成。來源:財訊網